“城市管理质量提升100工程”部分摘要}

“城市管理质量提升100工程”部分摘要


发布时间:2017-02-27 17:32:09   更新时间:2017-03-30 17:32:21     

标签:
宝博会,智能制造,新一代信息技术,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,智慧通讯与物联网,新材料新能源,电子信息精密制造,无人机,服务机器人,智能终端,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,智能家居,物流与现代服务业

打造“公园之区”

深入贯彻落实“拥山抱海、传承文脉、城园一体”的公园规划理念,按照精品、精致、人文宝安的原则,依托宝安现有地理资源,融入宝安特有文化,以产业布局、市民需求为导向,新建公园25个,改造提升公园69座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,做到“出门见绿、500米见园”,全面构建“森林(郊野)公园-市政公园-社区公园”体系,使“城在林中、路在绿中、屋在园中、人在景中”的生态型城市特色更加鲜明。

创建“世界著名花城”

按照“科学规划、对标国际、建管并重、产业支撑、市民参与”的原则,通过实施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,开展街头重要节点鲜花装扮、营造花景大道、发展花卉市场、提升花卉产业、开展花卉文化活动,推进“四季花城、生态花城、人文花城”建设,增加城市绿化层次和色彩,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底蕴,力争三年初显效果。至2019年底,全区建成3条花卉景观大道、30个花漾街区,60个街心花园。

推进“大执法”改革

根据市、区统一部署,结合强区放权、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等工作,理顺区、街道两级城市管理工作机制,建立健全综合执法各项规范标准。全面开展“强基础、转作风、树形象”专项行动,从“全区一盘棋”的高度出发,以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街道分设工作为契机,继续统筹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,打造“政治坚定、作风优良、纪律严明、廉洁务实”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。大力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,探索完善执法公示制度、法治审核制度,健全完善执法成效考核制度、案卷评查制度、案审委员会制度,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,进一步规范“律师驻队”工作。

创建“国家森林城市”

全面做好《宝安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》制定工作,重点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、绿色生态水网建设、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和森林安全保障系建设等工作,聚焦山地森林质量和城区绿地功能提升,营造多彩森林景观、传播森林生态文化。以打造一流森林消防基地为目标,建设集森林消防队伍驻防与训练、森林消防知识培训与实战、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,配套建设林火视频监控及火灾扑救指挥平台、视频会议室等设施的宝安区森林消防战训科普基地。

深化“智慧城管”

通过“制度+科技+责任”的手段创新管理、提升效能、强化考核,开展智慧城管系统改造升级工作,建立完善“智慧城管”视频监控系统,深化推广无人机在城管领域的利用,统筹推动新型市容环境管理主体责任制的落实工作,建立完善大平台、大采集、大处置、大服务、大考评的智慧城管工作机制,实现“第一时间发现问题,第一时间处置问题,第一时间解决问题”的工作目标。

打造“最干净城市”

按照“最大力度、最高标准、最佳质量”,研究制定“全国最干净城市”指标体系,通过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、实施环境卫生指数测评、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度、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作用、开展公厕微笑服务,促进环境卫生公众参与和监督,做到“路面见不到垃圾尘土、墙体见不到涂写张贴、街巷见不到摆卖堆放”。到2019年,完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,实现时间、空间全覆盖。

提升“城管质量示范街”

按照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、创新机制、实现长效的原则,以“四高五化”为标准(四高: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设计、高质量建设、高水准管理;五化:管理职责共同化、街面外观统一化、城市环境生态化、行政执法人性化、市场管理规范化),实施城市管理质量示范街提升行动计划,创精品区域。

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和无害化处理

全面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,力争用三年时间,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达标小区覆盖率达到80%以上,初步建成有害垃圾、大件垃圾、果蔬垃圾、绿化垃圾、年花年桔、废旧织物等生活垃圾分流分类体系,完成老虎坑填埋场二期中区工程和焚烧厂三期工程建设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保持100%,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。

打造“品质社区”

通过抓标准、抓示范、抓推广、抓共建,开展城中村市容环境“五化”整治提升行动,完善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,各街道每年打造2个“样板示范村”,每个示范村投入5000万元,高标准实施综合整治,实现村内环境优美、道路顺畅整洁、文体休闲场所完备、文化特色凸显、排水排污设施完好、无内涝现象、强弱电分离、管线下地,全面改善和有效提升薄弱区域的整体环境品质。

开展城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

建立城市管理智库,针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短板以及与原特区内和先进城市的差距,邀请一批国内有思想、有影响力的城市管理专家作为首席顾问,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把脉诊断。坚持“法制化建设,标准化推进,数字化监管,规范化管理,常态化运行”原则,建立健全监管体系,强化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,提升市容环境管理质量。健全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、统一开放、有序竞争、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外包行业服务市场,实现城市管养维护事项全覆盖和长效管理。

返回新闻首页